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

古詩文閱讀理解:《尋隱者不遇》賈島

古詩文閱讀理解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尋隱者不遇》賈島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松下問童子,言師採藥去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只在此山中,雲深不知處。

解析: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這是一首問答詩,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,短短二十字,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,把隱者超凡脫俗的高潔境界描摹得淋漓盡致。言簡意賅,情深意切,白描無華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以雲深比隱者的超然,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,尋訪不遇,襯出欽慕高仰。
             
思考題:
1、何謂“隱者”?
2、詩中共有幾問幾答?
3、這首詩屬哪種古詩體?
A五言絕句 B 七言絕句 C五言律句 D雜詩
4、將下列單音詞翻譯成雙音詞
言:
處:


附:文言文小知識——文言單音詞到現代雙音詞的演變
         
 由單音詞發展為雙音詞,大致有三種情況:
        1、在原來的單音詞後面或前面加上一個輔助成分(也稱後綴或前綴),加後綴的如:鼻-鼻子,石-石頭;加前綴的如:師-老師,姨-阿姨。

        2、在原來單音詞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同義詞或近義詞,合成一個雙音詞(原來的詞作為語素之一)。例如,率-率領,議-議論,亡-逃亡,恭-恭敬,予-給予,奇-奇怪,寒-寒冷,飢-飢餓,旗-旗幟,鞏-鞏固,祥-祥和,崇-崇高,清-清朗。
        3、換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詞。例如:岐-岔路,夷-平坦,傍-靠近,邦-國家,眠-睡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