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

文老師寫作課(一)——人物寫作


日常,一直在接觸中小學生的作文,孩子的內在世界其實比成年人更廣闊、更遼遠,更燦爛。只因為他們沒有經驗的桎梏,沒有生活的沉重,一切都是新鮮的,活蹦亂跳的。如何把這些活蹦亂跳的思路有條理地梳理出來,變成一篇好的文章,卻是要有些方法的。故此,結合日常上課的體會,我把看到的一些問題,一些常見題,梳理出來,希望正咬著筆頭,不知怎麼寫的同學看了有所啟示。

文老師寫作課(一)——人物描寫
講解和實例

題目類:1)一個________的人;  2)我的同學/朋友/家人-----
(注意,這類題和一個令我尊重/XX/XX-----的人”等是有分別的,後面講。)

這是中小學生常見的作文題目,描寫一個人物。看題目很簡單,寫好卻不簡單。那麼,如何寫好這個題目呢?
首先,我們從自己的生活記憶裡——如,老師、家人、同學、朋友中選出一個有印象的人來,想一想他(她)的性格特徵,溫和謹慎的、仗義熱情的、善解人意的-----找出足可說明人物性格特徵的兩件小事(或者詳寫一件小事,略寫幾件日常行為)。這裡要強調得是,不要只寫一件事,一件事不能說明性格,像是偶爾為之;
然後,我們把這兩件小事寫出來。為了讓人物生動有趣,我們要運用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,外貌、語言、行為和心理。注意,這些方法的運用,不要為運用而運用,必須反映人物的性格及個人的精神面貌。譬如外貌描寫。常見寫的有“大大的眼睛”“筆挺的鼻子”“小小的嘴巴”-----人物都很漂亮。生活中,一個溫和大度或仗義勇為的人,外貌就一定生得溫和大度或仗義勇為的嗎?他(她)可能有點醜陋,有點缺陷,但這更符合生活真實,是嗎?所以,我們要寫的是眼神,是神態。什麼樣的人,必定有什麼樣的眼神和神態。一個善良的人,日常的眼神會兇險嗎?如果他的眼神掩不住的凶險,那定是我們看錯了,那不是個善良的人。同理,一個急躁的人,日常說話會慢聲細氣的嗎?所以,人物的所有描寫需建立在性格基礎上,或者精神面貌上——老人和小孩、城里人和鄉下人-----都是不同的,是嗎?
    最後,當人樹立成型了,作者應該有歸納性的文字——你對這個人物的感受。

重點重複:
1、先將題目補充完整(如:勤奮好學、助人為樂、老實古板、風趣幽默……)
2、通過兩件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面貌。越生活越細節越好。
3、作者對人物看法。

實例


學生範文二:一個挑剔的人
聖羅撒書院中二李穎沂
    
我有個朋友,她叫小美。小美為人不錯,話不多,眼角彎彎,常帶笑意,但是性格極其挑剔。
譬如我們出去吃午飯,她不是嫌這間餐廳的食物不好吃,就是那間餐廳的價格太貴了。難得有被她看得上的餐廳;我陪她去買衣服,她也是挑三揀四的,花很多時間在兩件差不多的衣服上比來比去。最後,也常常因為選不到而甚麼都沒買,鎩羽而歸。
    有一次,學校舉辦一個廣告設計比賽:以班級為單位,在卡紙上設計廣告。為了顯示公平,要求各班將作品掛在課室門口,大家都可以看到。最後由負責老師在其中選出三幅最好的,決定比賽名次。
這是一個關乎班級集體榮譽的比賽,我們都很緊張。我們班決定分工合作,每個人負責其中一部份工作。我和小美負責顏料採購。星期六,我和小美約了去買顏料。我們去了一間專門買顏料的店鋪,那裡顏料很多,可是仔細比照後,和我們想要的顏色有些微差別。店員說:「少少差別,一般人看不出來的。」但小美堅持不要,說,「縱然差不多,但大塊上色,反應的訊息就會很不同了!」「小美,我們走了這麽多路,顏色差不多,算了吧!」我抱怨說,心知她那挑剔的脾性又來了。果然,小美堅持要再找。我只好隨她,又走了很多店,最後,我實在走不動了,回了家,由她獨自“挑剔”。第二天,她竟然買來了我們想要的顏色。我看了收據才知道,她竟跑得已經靠近深圳了。結果,我們班的廣告畫進了三名之內。老師在評語裏說:立意好,顏色烘托得更好。
     又有一次,通識科老師教市場經濟,要我們分組去做一個超級市場需求調查。我、小美,還有另一位同學分在一個組裡。我們分別找了幾間不同類型的超級市場。但小美嫌第一間不夠大,第二間富人太多,第三間品種單一,說都不夠反映市場真實情況。最後,我們隨她坐了一小時車,才到達一間超級市場。她左看右看,這才覺得合適了。我埋怨:「最方便的那三間不選,偏偏要走這麼多路。」另一同學說:「對呀!跑來跑去,像真的一樣。這只是個作業啊!」。派功課的那天,老師說我們的調查報告最貼近市場。給了我們最高分。
------
    現在,我對“挑剔的人”改觀了。看來,挑剔的性格並不總是一件壞事。

文老師講解
    這是就讀於聖羅薩中學二年級的李學生作文。這個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勤奮——每個星期寫兩篇文章給我,寫得不理想,還願意重寫,(很多學生每星期一篇也難以做到)。由於她下了功夫,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從結構到內容都是較為完整的。
    作者在外貌的描寫上很儉省,“話不多,眼角彎彎,常帶笑意”,讀者剛有了個大概印象,作者即提醒我們,這個人“卻是個挑剔的人”。開門見山,直點“挑剔”的性格特徵。
    接下來,作者舉了兩個例子說了此人如何“挑剔”,兩個不同的事件,但都建基於“挑剔”的性格特徵上。且都是作者在校內選出來的事件,使文章很有說服力。
   原以為用“挑剔”這麼個貶義詞做文章,人物將會是個為我們不屑的人。但李同學顯出了她勤奮的功力,人物漸漸發展,意思緩緩變了,最後作者的感受落在“-----看來,挑剔的性格並不總是一件壞事。”我們才看到作者的用意,這樣,文章的主題更深了一層,也有了層次感。
    同學們,現在你會寫了嗎?

預告:小作家課室寫作課——人物描寫寫作實例和講解(二)
1)一個令我(人)尊敬/佩服/厭惡/喜歡/愛戴----的人
2)一個對我影響最大的、最重要的、最-----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