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

描寫文的寫作方法

描寫文寫作指導

一、描寫文的含義
        描寫文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、情態描繪出來,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法。它是記敘文,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手法之一。在一般的抒情、議論和說明文中,有時也把它當作一種輔助手段。 敘述和描寫是兩種不同的寫作手法。敘述往往側重於一般過程的記述,讀者只能得到事物的概括、綜合的了解;而描寫則側重於形象的、生動的、具體的描繪,使讀者得到具體的、明確的認識和感覺。 描寫能讓讀者對人物或景物獲得具體鮮明的形象,如見其人,如聞其聲,如臨其境;能使文章產生藝術感染力。具體地說,描寫是為了再現自然風光,描繪人物的形象面貌和內心世界,交代人物活動的具體,環境,並通過它為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主題思想服務。

二、描寫的對象
      根據描寫對象的不同,可以分為人物描寫、景物描寫。
(一)人物描寫
人物描寫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 透過肖像描寫、語言描寫、行動描寫、心理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內心世界,綜合運用上述的描寫手法,將文中的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,令人如見其人,如聞其語。
 (二)景物描寫
景物描寫包括自然風景描寫、社會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。寫景可以表現出人與現實、環境、自然的複雜聯繫。
1. 通過自然景物、社會環境和場面的描繪,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、地點,襯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和心境,為人物活動提供相應的場所和環境背景。
2. 從而烘托人物的性格,推動情節向前發展。

三、描寫的方法
(一)確定觀察點和描寫順序
1. 描寫的基礎是觀察,觀察要確定觀點,因為距離和角度不同,觀察者所感受的人和物的形象也就不同。而觀察者可立定在一個地方,向前後左右上下觀望。或乘搭運載工具,邊移動邊觀察。
2. 描寫的順序可以根據客親事物連接的順序;或者按空間由左至右(由右至左,先中間後兩邊),由上至下(由下至上),由遠至近(由近至遠);或者依時間由先而後,由春至冬;或者按構造由整體至局部,由主幹至枝葉。總之,描寫要注意順序、層次,不可忽東忽西,雜亂無章。
(二)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
      從描寫的角度而言,可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。
1、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。對描寫的對象作正面的、直接的描寫。
2、間接描寫又稱為側面描寫,指對描寫的對象不進行直接描寫,而是由第三者介紹、反映或採用間接烘托的方法進行描寫。
(三)白描和細描
1. 白描即用樸素、洗鍊的筆法,將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徵表現出來,重在傳神。
2. 細描也叫工筆細描,是對描寫的對象細膩的、一筆一畫的著意刻劃。它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徵,採用生動貼切的比喻,細膩動人的筆觸,絢麗多彩的文字,把形象描繪得神情畢肖,真切感人。
(四)主觀描寫和客觀描寫
1. 主觀描寫即作者帶著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的事物,在再現被描寫對象的客觀狀貌中,滲透著作者主觀上喜怒哀樂的思想悄緒。在一些形象性的文章,特別是文學作品中,多採用這種描寫。
2. 客觀描寫是指不帶作者的主觀情緒,客觀地、具體地準確地摹寫對象的本來狀貌。一般多用於科學技術較強的文章中。
(五)細節描寫
細節描寫是對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細微末節的描寫,它是記敘性文章的最小描寫單位。在任何一篇文學作品或記敘文中,生動的細節描寫,可以把人物、故事或環境的最細微,最本質的情狀特點,鮮明而又逼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。

四、描寫的要求
一篇好的描寫文應做到以下四點:
第一、目的明確。描寫的對象不同,場合不同,要從文章的全局來考慮,從表現主題,刻畫人物和景物的需要來考慮,還要考慮到體裁和篇幅的限制,每一段描寫的目的和作用都要明確,不要為描寫而描寫。
第二、特徵突出。想把人物或景物寫活,必須抓住最能反映描寫對象本質特徵的地方,傾注全力加以刻畫,才能使描寫的人物或景物個性鮮明、栩栩如生。
第三、形神兼備。描寫不但要追求形似,而且更要追求神似; 對於任何一個客觀對象的描寫,沒有外部形態的「似」,「神」便無從附麗,失去了存在的基礎;如果放棄內在神似的追求,結果,被描寫的對象只能是沒有生命和光彩的軀殼。形神兼備,才能使被描寫的對象生動逼真,呼之欲出。
第四、具新鮮感。描寫中切忌呆板模仿,步趨別人,要有獨創的路子,否則毫無新鮮感,只似學舌鸚鵡。 常見方法;定點、步移、隨時推移、肖像描寫、行動描寫、語言描寫、心理描寫、環境描寫、直接間接描寫、靜動態描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