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

學生作品:童年趣事—— 不懂事的我 — 雪糕不見了

          文老師感言:一份耕耘,一份收穫 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最初給樂均上課,我就得到一種感覺:這小四女生聰穎、敏感。
       
         日常教授學生閱讀理解也好,寫作也好,我喜歡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問題。這些事例聽起來可能是普通的,常見的,卻蘊含著深深的道理或感情。有時候,我會擔心學生理解不了,便會因人而異決定深淺。給樂均上課沒幾次,我已感覺她能收到——她那秀美的眉眼顯示著入神(套用她作文中的詞語)和思索。這些入神和思索後來在她的作文中果然體現了;

         很快,我又發現樂均是個很勤奮的學生,不說其他練習,就說作文,我們每講完一種寫作手法,都會佈置樂均做一篇練筆。單這個暑假至今,她就做了六、七篇作文了,並且,每一篇都是認真之作,看得出她在開頭、展開、結尾、佈局等方面所下的功夫。一篇比一篇顯示光彩!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一份耕耘,一份收穫,樂均,入神地寫下去吧,成功屬於勤奮專注的人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不懂事的我 — 雪糕不見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聖保祿學校      袁樂均
     
         每一次吃雪糕的時候,我都會想起我的一件童年趣事……
         那是我三歲那年一個炎熱的下午,胖得像「小氣球」的我想要吃雪糕。於是,便叫媽媽拿來了我最喜歡的味道 —— 雲呢嗱雪糕球。我坐在我的「私人座位」—— 白色小沙發上,一邊捧住小碟子享用我那美味的雪糕球,一邊看電視,非常入神 和開心。
        看了一會兒,我想起吃我的雪糕球,卻發現它不見了!我十分驚異,生氣又無奈,我大哭起來,哭聲震撼了全家人。媽媽立刻從臥室走出來。我邊哭邊投訴說一定是邊上的哥哥偷了我的雪糕吃了。在一旁做功課的哥哥聽了,十分愕然。他對媽媽嘆道:「為甚麼妹妹老是冤枉我啊?」其實,哥哥一向都坐在一旁在做功課。
         媽媽微笑著向我解釋:「雪糕球溶化了,不是被人偷去了呢。」但是我這個「小氣球」不懂,所以仍然豪情大哭。媽媽為了停止我哭,靈機一動,她走進廚房拿了一個新的雪糕球,放在她的身後。媽媽叫我閉上眼睛,說我們來變個魔術玩玩

(略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